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杨家慧 陈冬)昨日,盖军衔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人民会堂举行。会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会见了报告团成员。
市领导叶重耕、臧杰斌、陈秋雄、何清秋、黄强、卢士钢,省委第一督导组副组长谢细忠参加会见或报告会。
王蒙徽代表市各套班子和全市人民对报告团表示衷心感谢,对盖军衔夫人王嫣明表示亲切慰问。他说,盖军衔同志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先进典型,他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中国技能大师,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展示了中国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风采。盖军衔同志不仅是厦工的杰出代表,而且是新时代厦门精神的代表,是厦门的骄傲、中国工人的楷模,他的事迹令人感动、催人奋进,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这种爱岗敬业的品质、拼搏奉献的品德、追求卓越的精神,是厦门精神的突出特色和品质,是建设美丽厦门、实现中国梦强大的精神动力,必须广泛宣传、大力弘扬。相信通过报告团的巡回宣讲,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将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盖军衔同志先进事迹,更好地弘扬新时代厦门精神,进一步激励、推动我们的工作,加快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步伐。衷心祝愿报告团的巡回宣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报告团成员、海翼集团人力总监刘喜才简要介绍了盖军衔同志的先进事迹。他表示,盖军衔同志是蓝领先锋,标杆式人物,是践行中国梦的典型代表。我们报告团成员首先被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报告团一定把他的先进事迹宣讲好,为弘扬新时代厦门精神作贡献。
首场报告会上,6位报告团成员用一个个生动事例,饱含深情地讲述了盖军衔同志的先进事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秋雄主持。
盖军衔同志是厦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培训中心总监,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是我国第一位参加南极科考事业的产业工人,曾三次踏上南极,为国家科考队维护机械。盖军衔同志今年4月25日病逝后,市委、市政府下发学习通知,号召全市人民向盖军衔同志学习。
【特写】
老盖真不是“盖”的
(本报记者 陈冬)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许多平常不愿当众表达情感的人,此刻,却集体为一个人感动落泪。
5个月前,盖军衔离开了人世,带着不能继续工作的遗憾;如今,他又“回来”了,厦门人民会堂主席台的大屏幕上,视频和照片串起盖军衔如夏花般绽放的生命记忆。
昨日上午,由市委组织的盖军衔同志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这里举行。6位报告人,从不同的角度,共同追忆这位蓝领先锋的生前事,没有华丽的辞藻,真实而感人的事迹却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厦门海翼集团人力资源总监刘喜才,是盖军衔的上司;因为中国南极考察,王海青与盖军衔结下兄弟般的友情;郑龙枝是盖军衔的众多徒弟之一,深受师傅教诲;厦工国际营销代表林南常与盖军衔一起出差;厦门广电集团记者许晓露曾采访过盖军衔……讲述中,他们透过一个个平实而又生动的故事,再现了“老盖”的英雄气概和执着追求:对技术精益求精,甘当技术播种机,三次参加南极考察,挑战“不可完成的任务”……不少听者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做着记录。
“军衔生病时安慰我:‘没关系,哪天我真走了,你就当我出一次长差。’恍惚中,他真的又出了一趟差,我还在等待着他回家。”无尽的悲伤,让盖军衔的妻子王嫣明在讲述过程中泪流不止。掌声在泪水中激荡,王嫣明的话触动现场听众。
盖军衔走了,带着对家人的爱,对事业的执着。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厦门人民心中,激励大家把美丽厦门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