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外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新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9%的受访者“差评”自己的职业——认为社会声望一般或较低;41.3%的受访者不愿意子女从事自己现在的职业。
应当承认,由于职业的性质、内容、形式等因素各不相同,其社会声望、收入水平等,有高低之别。可是,如同人的五官一样,任何一“官”都不可或缺。假如人人都只想做社会声望高、收入水平高的工作,那些收入水平低一些、社会声望差一点的职业,岂不无人眷顾了么?按摩师、服务员、驾驶员等调查中排名靠后的职业,若真没人做了,谁来为社会提供这些方面的服务?
人必先自尊,而后人尊之。一个“差评”自己职业、讨厌本职工作的人,怎么可能赢得他人的好评?又怎么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的人,充其量只是得过且过,达不到精益求精的高度,社会声望自然也高不起来。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职业亦如“情人”,如何评价、怎样对待,要慎之又慎。职业,既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体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从这个角度讲,社会要从体制上进行必要的完善或调整,以缩小不同职业之间社会地位、收入水平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当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态度决定成败。对待自己的职业,即便做不到刻意“好评”,也不要故意“差评”,而要善意“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