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佘峥)我市新增16名特级教师,男女教师各8人,各占“半边天”。至此,我市已有91名在职特级教师。
省教育厅昨天公布了这份名单,在厦门新增的16名特级教师中,实验小学一所学校独占两席,华侨幼儿园的姚莉娜是唯一来自幼儿园的。
特级教师不是职称,是一种荣誉,每4年由省里评一次,每次评200人。不过,今年据说有4人在公示时被刷下。
百里挑一
每200位教师中才有一位“特级”
加上今年的16人,我市特级教师的总数达到了133人,其中在职91人,退休42人。
以我市2万名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比例来看,特级教师所占的比例为0.455%,约200名在职教师中才有一名特级教师。
据悉,全省特级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是0.09%。不过,厦门并未得到比例上的“优惠”,省里是根据教师比例发放名额,不过一些人被吸引到厦门工作,因此,厦门的特级教师占比较大。
市教育局人事处介绍,特级教师评选,谁优秀谁就上,不分学科。
数字分析
六成五在中学,海沧人数最多
厦门市特级教师协会副秘书长杨书松昨日向本报介绍,在职特级教师的有59名,即65%的特级教师在中学,小学有29人,幼儿园只有3人。
以区来看,在职教师中,海沧区有13人,为最多,思明区9人,湖里区7人,集美区4人,翔安区4人,同安区2人;从个体单位看,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特级教师最多,有9人,其次是双十中学7人,厦门一中6人,厦门六中6人,外国语学校5人,实验小学4人。
在性别方面,虽然中小学都是“女儿国”,但在我市在职特级教师中,近七成(63人)是男教师。
杨书松表示,评选特级教师时不看性别。因此,中学特级教师出现男多女少现象跟政策因素无关。各方的分析都集中在一点:社会的传统分工导致女教师在家庭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要比男性多,而特级教师的评选条件中,教科研、论文等都是硬件,因此出现了中学特级教师这种性别“倒挂”现象。
不过,上述数字并不包括近期各区引进的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