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齐努力。
晨报记者 曾昊然
厦门网-海西晨报讯 这个端午节,厦门高居全国热门旅游城市中的亚军。厦门的热门,不仅源于迤逦环岛路、灿烂的凤凰花开,更源于厦门路面的整洁和空气的清新。1996年厦门成为国家卫生城市,近20年来,厦门创建和巩固发展“国卫”创建成果的历程,凝聚了全国爱卫办和省委、省政府、省爱卫会一如既往的殷切期望和关怀指导,饱含着全市各级干部和群众持之以恒的坚守和付出的心血。
现在,厦门迎来新一轮的卫生城市“考试”,厦门这个“考生”准备如何?又有哪些关键“拼图”?晨报记者今日带您梳理厦门“创卫”背后的那些事儿。
拼图1:环保
每年呼吸超340天新鲜空气
所谓卫生,基础就是城市环保。多年来,厦门市财政下“血本”,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厦门努力做到有规划、有目标、有措施。
环保首先体现在空气质量,2011年-2014年,这5年期间全年空气AQI指数<100的天数均大于340天,主要污染物PM10、PM2.5等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也就是说,厦门市民已经连续5年每年呼吸超340天新鲜空气。
此外,在水资源、声环境等方面,厦门也取得了不少成效。2011年-2014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均小于60分贝,市民感受到了城市喧嚣中的宁静;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部满分,市民喝上放心水;医疗废弃物统一由医疗机构与厦门绿洲环保公司签订合同处理,医源性污水经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近5年厦门未发生一起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厦门的环境,为创卫打下良好基础。
拼图2:公共卫生
各类食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公共卫生安全,是卫生城市的坚硬盾牌。近三年,厦门没有发生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餐饮业、集体食堂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达98.63%,全市餐饮服务许可证持证率达98%以上,餐饮服务单位食品监督量化率达100%。各类食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厦门的食品安全,为市民的生活保驾护航;在饮用水方面,全市自来水出厂水的水质综合合格率达100%,管网水的水质综合合格率达99%以上,二次供水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在公共场所的建设上,厦门细致入微,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发证率达98%以上,卫生制度上墙率达到95%以上,“五病”调离率达100%;全市各中、小学均有开展健康学校建设活动,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近3年未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拼图3:医疗服务
连续16年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
医疗水平好不好,是衡量一个地方卫生水平的硬指标。厦门在医疗服务上,为市民提供各方面优质服务。在婴儿生命安全上,厦门市辖区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指标远低于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在传染病防治中,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在疫苗接种上,2011年以来,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均在99%以上,流动儿童建证率为99.63%,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均建设规范化接种门诊,预防接种管理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许多城市都曾出现血荒,而厦门在市民的热心支持和血站的努力下,也连续16年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总人次已超过50万人次,爱心献血,蔚然成风。在社区医院创建和引导慢病分级诊疗方面,厦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街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率100%,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97.37%;同时积极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我市已创建国家级慢病示范区2个,省级慢病示范区4个。
拼图4:除害虫
每年三次以上全市集中杀虫
“四害”为市民所痛恨,市民看到总是想要除之而后快。对此,每年市政府办都会下发《厦门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市、区财政局专门划拨除“四害”专项补助经费,在城区内开展公共外环境病媒生物控制工作。
同时,厦门每年会统一开展三次以上的全市集中杀虫活动,让害虫不骚扰市民。目前厦门的除“四害”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接下来,厦门将建立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病媒生物防控机制,让病媒生物的滋生环境越来越小。
厦门创卫路历经20余年
厦门创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0年,厦门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经过6年的精心准备,1996年被正式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到了1999年,又被全国爱卫会确定为“免检”城市。
时间拨到21世纪,2006年和2011年厦门再次面临“国考”,全国爱卫办组织专家来厦门抽查暗访,但厦门经受住了考验,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被全国爱卫会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
厦门创卫路,走过了20多年光阴,在这一历程中,也凝聚了全国爱卫办和省委、省政府、省爱卫会的给力指导,而厦门市政府以及卫生部门的每一次加班加点,也值得市民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