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漳州市人事部门通过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方式,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漳州市人事部门采取“柔性”引进的办法,创新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组织该市光电、机械、化工、船舶制造等30多家企业,到西北工大开展人才政策推介和技术项目合作洽谈会,企业家们与西北工大的教授、博士和硕士毕业生对接,初步达成50多项合作协议。借助开展闽台生物防治技术项目,吸引台湾秀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海明博士,原省政协副主席、农林大学教授陈家骅,省农科院研究员、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艳璇等专家来漳州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通过院士专家海西行活动、海外留学博士海西行、福建(厦门)海外留学人才与项目对接洽淡会、深圳海外人才洽谈会等途径,为该市企业与高端人才对接架起沟通的桥梁。
据了解,漳州市人事部门通过三个方面创新高层次人才管理方式。一是加强外教管理与服务。启动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网上审批工作,建立外国专家在漳州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敦促聘请单位完善在华工作外国专家医疗保障。二是博士后工作管理与服务。从政策鼓励到日常管理、从申报设站到人才引进与培养、从经费资助到课题跟踪等全方位提供指导服务。三是落实人才优惠政策,及时做好人才生活津贴、住房补助的申请和发放。争取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优先帮助解决引进人才配偶、未成年子女的户口转迁、就业就学等问题。制定《漳州市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医疗保健暂行办法》,对市财政全额拨款的市直事业单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及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聘任5年以上(含5年)且年满55周岁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医疗保健。
漳州市人事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强化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经人事部门推荐的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岳鹏翔、长泰吴田山微波站林永发等2位同志,获批201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其中,林永发同志为漳州市首位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开展海西产业人才高地、海西创业英才的推荐评选工作,推荐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为福建省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候选单位,冯忠铭等6位同志为海西创业英才候选人。
争取并获国家人社部批准,在漳州市设立5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选送卫生医疗领域一批青年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赴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皇家医院访学进修,加快卫生医疗领域学科骨干的培养服务。举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暨博士后研究人员座谈会,了解专家的工作学习情况,虚心听取专家对人事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除了大力引进外来高层次人才,漳州市人事部门还着力培养本地高层次人才,按照"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任、政府指导"的原则,开展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工作,2010年新增高级职称人才972人,中级职称3244人。拓展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工作,2010年共申报评审中初级的对象约2260人,评审通过2140人。(海峡人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