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才网
招聘职位
现场招聘
校园招聘
人事档案服务
在线客服
切换到用人单位
登录/注册
详解平安厦门‘品牌‘创新之路 网格化信息平台100%建成
发布时间:2016-01-04
【亮彩数字】
316个
全市各社区(村)全面实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全市有社区警务室316个,专职民警439名。
2600余万元
今年来,我市警方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00余人,挽回群众损失达2600余万元。
100%建成
截至今年年底,全市38个镇(街)、494个村(居)网格化信息平台100%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6个区级平台已基本建成。
平安和谐成为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资料图)
市民热情参与全市综治平安宣传活动。(本版资料图/记者 张奇辉 摄)
冬日的晨光,掠过白鹭女神鬓角,筼筜湖畔,数十年前,还是个渔船的避风坞,如今,晨练的人们,享受着宁静和慢生活,平安、和谐,成为这座城市到处可见的温馨而又安宁的主旋律。
在即将过去的2015年,厦门政法综治工作有哪些新亮点、新举措、新成效?怎么将平安厦门“品牌”,打造成为全国综治工作新样本?本报记者邀您一起探寻2015法治厦门、平安厦门系列品牌创新之路。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俊鸿 通讯员 马勋先 柯少峰)
1、主动服务大局
关键词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护航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
●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平安,是美丽厦门的重要基础、支撑和保障。
市委市政府把“平安和谐行动”列为《美丽厦门战略规划》10大行动计划之一,并提出“到2020年前把厦门建成美丽中国、法治中国典范城市”。
但我们知道,和很多地方一样,城市在升级,社会在转型,政法工作如何主动服务大局?
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背景下,市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全面推进法治厦门建设实施意见。
环境在变化,观念也在改变,我市在2013年出台《厦门市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又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今年来,共完成了地铁1号线、2号线和厦门第二西通道等66项重大项目、重大决策的稳定风险评估,使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真正成为重大决策的刚性门槛,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矛盾的发生,为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稳定,是为了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城市欣欣向荣的原动力。
建设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是国家战略部署和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市难得的重要发展机遇。今年,市委政法委主动对接、主动作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做好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若干意见》,推出十大举措,构建起充分发挥政法部门在营造平安和法治环境、化解矛盾纠纷、支持改革创新方面职能作用的又一个崭新平台,为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
2、平安厦门建设
关键词
●“三化一龙头”
●治安防控立体化
●纠纷矛盾调解多元化
以最具安全感城市为目标,2015年的平安厦门建设,“三化一龙头”是一项踏踏实实、兼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民生工程。
在社会治安方面,全市各社区(村)全面实行社区民警专职化,基本实现了一居一村一警、一居一村多警,全市有社区警务室316个,专职民警439名。在今年的平安夜,住在莲花五村的居民刘先生说,街上到处是闪烁的巡逻警灯,尽管聚会完一家人很晚才回家,但心里很踏实。
看得见的警车,随时在身边,看不见的守护,也无处不在。
经过多年努力,厦门已建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立体化监控网络,时刻守护这座城市的平安。据警方最新统计显示,今年来,我市警方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7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00余人,挽回群众损失达2600余万元。
打击犯罪,雷厉风行,化解纠纷矛盾,未雨绸缪,十年磨一剑。从2005年厦门《关于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决定》,化解纠纷矛盾体系初具雏形,到2015年,全国首部具有可操作性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地方性法规——《厦门经济特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促进条例》正式实施,厦门纠纷调解大体系在特区立法的支撑下,正在发挥强大的生命力。
下一步,厦门还要探索互联网+调解的新模式,推动在线解决矛盾纠纷。
3、服务人民群众
关键词
●“智慧社区” ●社区微自治
●乡村微法典 ●“平安和谐社区(农村)”创建
平安,基础在村居。
围绕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重心下沉、力量下移,今年5月份,以市综治委的名义出台《深化平安和谐社区创建工作意见》,在全市所有村居全面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农村)”创建活动,召开现场推进会,命名首批39个平安和谐示范社区,全市30%的社区达到创建标准,打造了如思明区曾厝垵文创村、湖里区蔡塘社区、社区微自治、乡村微法典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作品牌。
今年6月份,厦门《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出台,继续将“平安和谐社区(农村)”创建活动推向纵深。此外,结合“智慧社区”建设,加快“i厦门”一站式惠民平台建设,整合280余项为民服务项目;并开通“i厦门”微信版,27项民生服务“搬”上微信平台。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底,全市38个镇(街)、494个村(居)网格化信息平台100%建成,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6个区级平台已基本建成,区、镇(街)、村(居)三级联网联动的网格化信息平台初步形成。
今年7月份,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厦召开,民政部部长李立国高度肯定厦门市推进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做法。他说,厦门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社区治理体系,是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为全国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今年12月,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审议全市深化平安和谐社区创建的实施意见,一个崭新的规划和创新的举措将在2016年平安厦门大地上生根开花。
4、司法改革创新
关键词
●代院长当审判长 ●立案登记制改革
●人民陪审员改革
正如前面所说,2015年是厦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厦门,又是我省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之一。
12月23日,“1·15黄则和厂房、656路公交车放火案”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在法庭上,有一个并不陌生的身影——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王成全,亲自担任审判长,案件审理过程井然有序,每一个提问皆切中要害,展现出了专业审判长应该具备的素质,让在场人员心服口服。
开庭之后,厦门市人大代表、福建旭丰律师事务所主任吴旭认为,院长参与办案是厦门中院参与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能够促使法院审判权运行机制去行政化,真正打造一批以审判为中心的法官队伍;对于审判工作也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促使法院在办理每一个司法案件的时候力争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样的司法改革创新,从未止步。据介绍,根据中央和省里统一部署,我市制订了厦门市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在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及湖里、海沧两区法院、检察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此外,与司改相配套的立案登记制改革、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行政案件跨区管辖改革、人民陪审员改革试点等改革正在有序推进,并初显成效。
相关推荐
市人才服务中心走访慰问共建部队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 组织党员走进松毛岭探访长征第一村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党员夜校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知识竞赛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 “七一·爱心结对”走访慰问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留厦来·更精彩”2023厦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直播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厦门人才市场举办国资国企专场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8-08
“稳就业 促发展”厦门大学专场招聘护航求职路
发布时间: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