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殷磊 通讯员 李凡)仙岳路西段改造(续建)工程3公里多长的施工场地内,1000多名工人正不分昼夜紧张作业。截至昨日,已经有27根桩基完成了混凝土的浇筑,30根桩基已经成孔,160根桩基已经开始施工,工程总体进展顺利。记者昨日从工程指挥部了解到,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反复研究、计算,同时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到现场调研,从而完善了施工方案,确定了一系列技术优化措施,可以达到节约投资、减少交通压力、缩短工期等效果。
让先建成的高架桥及早投用
工程指挥部表示,仙岳路西段改造正在酝酿“完成一段,开放一段”。也就是说要实现局部“先建先通”,让东西两端先建成的高架桥及早投入使用。比如,湖滨中路口至湖滨东路口的高架桥和嘉禾路口附近的高架桥建好后,从海沧往翔安隧道方向行驶的车辆,就可以从海沧大桥引桥直接上仙岳路高架桥,经过湖东路口后,从文化艺术中心附近的匝道桥下桥,在武警指挥中心附近再上匝道桥至仙岳路东段,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湖滨中路、七星西路、七星路、湖滨东路、嘉禾路等道路的交通状况。
全面利用莲岳路跨线桥
莲岳路跨线桥跨度小、弯度大,按照原来的施工计划,仙岳路西段要建设全程高架桥,必须把它拆除。拆除这座跨线桥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更严重制约了工期。拆除施工要把总长185米的钢箱梁切割成46节,每晚吊装后分批运走。一个晚上最快也只能运走4节,所以全部拆除这座桥要到5月底才能完成。
经过技术人员和专家的反复论证,指挥部决定在高架桥建设中全面利用莲岳路跨线桥,不仅要利用它的钢箱梁,连它的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也要用上。根据新的施工方案,要切除莲岳路跨线桥的支点和中部一两米的节段,顶升两端就位后合拢新节段,从而与新的高架桥连为一体。这项措施可直接节约成本2000万元,而且大大缩短了工期,减少了对城市交通和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混凝土箱梁顶升后再利用
湖滨中路与海沧大桥、仙岳路相交的节点将要进行立交改造。在原先的施工方案中,湖东路口跨线桥要拆除七星西路口一联4米×35米的混凝土连续箱梁。经过优化和调整后,取消了相关匝道的建设,原本要被拆除的箱梁经过顶升后可以利用。这项新措施不仅消除了拆桥时的噪音、粉尘污染,还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使工程对交通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大降低,而且节省了约1000万元的成本,明显缩短了工期。
改造仙岳隧道口东侧挡墙
仙岳路仙岳隧道口东侧的主车道与辅道之间有一道挡墙。按照原先的施工方案,必须拆除这座挡墙,重新建设。这就需要中断交通,还要迁改埋设在辅道下的大批管线。经过研究,指挥部决定在既有挡墙外侧新增挡墙,并使新旧挡墙连成一体,这样做既保证辅道能正常通车,又避免了大量管线的破坏和迁改。
天桥挪移后仙岳路上再服役
仙岳路西段改造(续建)工程,将拆除武警指挥中心附近、仙岳村附近两座人行天桥。仙岳村附近人行天桥“彩虹桥”,由于呈拱形,所以顶高很高,达到18.5米,而新建的全程高架桥桥底标高为15.8米。这样一来天桥就成为仙岳路改造的拦路虎,必须拆除。可是天桥拆除后,附近居民过街成了难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程指挥部决定把武警指挥中心附近的天桥拆除后挪到仙岳村附近,重新选址,经过改造后投入再使用。这样既为居民横穿马路提供了方便,又节约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