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晚报讯(记者 杜世成)今后,我市每位孤困老人都将配一部“一键通”手机,老人有事拨一个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就上门了。
昨日,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培军就“居家养老服务”接听市长专线时说,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将拓展,社区“平安铃”的安装范围将扩大到全市,为每位孤困老人送“一键通”老人手机。
电话版“平安铃”
都将升级为手机
据悉,800多位孤困老人已配备固定电话版的“平安铃”,今后,“平安铃”将升级为手机,比电话拨“*11*#”方便多了。
目前,集美区已启动该项工作,符合条件的空巢、高龄、病残老人,每人免费获得一部设有快捷“求助键”的手机,每年获200元电话费补贴。
手机可作为普通手机使用,并特别设置了“一键通”模式,直接绑定老人求助对象。
“平安铃”系统,是一个类似于“120”的爱心专线,专线一头连着空巢老人,另一头是跟老人子女、或与老人结成对子的社区志愿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老人有事需要帮忙,按下“平安铃”上特设的快捷键,电话马上就拨到结对的服务对象那里。
居家养老服务站
城市社区明年都建成
张培军说,市政府7月中旬将出台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根据实施意见,“十二五”末,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要覆盖到所有社区(包括农村社区)。争取在明年,全市160个城市社区全部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农村社区至少要完成2-3项服务内容,包括医疗保健服务、文化娱乐服务、空巢孤寡老人的服务需求等。
继去年已建7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后,今年,省、市将投资720万元用于继续推进6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每个社区12万元,各区财政还将根据实际进行补贴。
今年起60周岁老人
即可享受无偿服务
今年开始,我市把居家养老服务享受无偿和低偿服务的年龄从去年的70周岁降低到60周岁。
凡是居住在试点社区的老人都可以享受居家养老服务,但是非厦门户籍的老人只能享受有偿服务和志愿服务,不享受无偿和低偿服务。
居家养老无偿服务对象是指年满60周岁、生活不能自理且在市区无子女照顾的低保老人、重点优抚对象、“三无”老人、革命“五老人员”以及百岁老人等。有条件的区可扩大购买服务范围。
去年我市已在70个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
【相关资料】
居家养老服务及对象
居家养老服务将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保障、日常照料(包括助餐、代购、家政、家电维修等)、文化娱乐服务、卫生保健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
其中,低偿服务对象是指年满60周岁和以下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指子女不在本市区居住生活的老年人);未享受民政各种救助的7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有一定经济来源但生活仍很困难的老年人。
有偿服务对象是指有经济能力,需要日托、送餐或上门照料等服务的老年人,以自费的形式购买服务。
志愿服务对象则为社区内所有老年人,重点是“空巢”老人、高龄、病残老人,由志愿者上门提供服务。
政府送服务券 每人每月数百元额度
无偿服务和低偿服务是由政府以发放服务券等形式购买,额度标准由各区自定。
思明区无偿服务的费用为每人每月500元,低偿服务为每人每月300-350元;集美区无偿服务的费用为每人每月300元,低偿服务为每人每月200-250元。
社区内享受无偿、低偿养老服务的老人,可凭“政府服务券”获得各种服务,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使用服务券。
【相关新闻】
60岁以上厦门老人 今年将有健康档案
今年我市将为全市居住在社区60岁以上、且户籍在厦门所有老人建立健康档案,以利于在老人诉说不清的紧急情况下,医生通过档案便可一目了然,对症下药。
全市各街(镇)、社区对居住辖区内老人的家庭状况、健康状况等定期进行摸底评估,建立老年人信息库。对享受各种、各类的服务对象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建立跟踪随访制度。
集中供养孤儿 每人每月生活费1000元
厦门今年进一步提高了集中供养孤儿的基本生活费标准。目前,集中供养在儿童福利机构的孤儿最低养育标准,已由每人每月800元提高到了每人每月1000元。
散居孤儿最低养育标准,仍保持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不变。据悉,目前厦门共有孤儿633人,其中集中供养孤儿330人。
此外,福利院内、精神病院内等机构集中供养的“三无”老人、农村“五保”老人、精神病“三无”患者、麻风病者等的生活费,目前也由原来的每人每月41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15元。
据统计,当前厦门有“三无”老人626人(其中住进福利院的159人),农村“五保”老人354人(其中住进敬老院78人),精神病“三无”患者52人。
【问答摘登】
居委会有义务联系建立老年餐桌
市民:我们是思明区盈翠里的退休人员,年近古稀。虽然子女也在厦门,但是不与我们住在一起。算是准空巢老人吧?政府能否在我们社区办个“老年人食堂”呢?
张培军:一是要了解社区有多少需求,二要看本社区是否具备一定条件的餐饮店,如安全卫生、场所面积等,条件都满足后,可由社区居委会出面联系临近的餐饮店办理老年餐桌。
如果需求量很大,社区楼下又没有餐饮店,可以让社区居委会考虑按送餐方式或在合适的地方建立老年餐桌服务点。
目前,思明区已经有13个社区开办了老年餐桌。只要是有建立社区居民养老服务工作站的社区,居委会都有义务联系建立老年餐桌。您可以向居委会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