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顶着烈日出门,也不必拥挤排队,只需坐在家中轻点鼠标,便可在网上选择喜欢的免费培训项目报名。记者获悉,市文化馆2013年第三期免费培训改为网上报名,时间为8月17日8:30—18日18:00。系统后台将审核、编班,并以短信告知报名者,18日18:00网上报名系统将自动关闭。
市文化馆提醒说,市民可提前登录系统注册,了解系统操作、项目设置等,以免不懂操作。报名前请仔细阅读“免费培训一览表”“招生简章”“报名须知”“使用帮助”“教学内容”“教师简介”等相关内容。
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娟说,以往排队报名非常拥挤,早上8点半开始报名,很多人5点半就来了。现场千余人,推来挤去,老同志很多,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另外,规定每个人可以报两个项目,但有时排队报完一个项目,另一个项目就错过了报名时间。网上报名方便快捷、安全有序、从容不迫。
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网络报名还比较陌生,对此,陈娟称,文化馆专门请了十余名进馆活动的中老年人模拟报名者,反复演示多次。模拟者现场向技术人员提出了诸如电脑屏幕上文字太小等各种问题,技术人员不断改进,确保以最简单有效的形式设置,方便老年人参与。“报名软件是专门针对此次免费培训网上报名开发的,每一步都会提示下一步的操作,很简单。”
据悉,网上报名当天,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提供网络保障,咨询电话5371717和5371727也会保持畅通,老年人报名中遇到问题可随时拨打电话咨询。报名情况会随时在文化馆微博和微信上公布。个别家中无设备进行网络报名的市民,可于报名当天前往市文化馆二楼电子阅览室,使用内设的25台公用电脑进行网上报名。
内容多
23个项目38个班次任您选
市文化馆常年开设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健身操、主持等艺术门类的培训,共20多项,每年分别在3月、6月和9月开班。每个项目一期3个月,一周上一次课。授课老师既有文化馆的专业老师,也有外聘的专业老师。
即将接受网上报名的第三期免费培训共有23个项目,38个班次,有少儿舞蹈、少儿主持人、少儿美术等适合孩子们的项目,有青年人喜爱的吉他、健美操、古筝等,也有中老年书法、中老年民间舞蹈、中老年模特等。
据了解,市文化馆于2011年8月正式全面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陈娟表示,厦门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市文化馆是重要窗口,做好免费开放工作责无旁贷。政府相关部门也高度重视信息化资源建设,加大对文化馆公共数字化资源的投入,让市民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举办的活动,享受文化惠民政策的便利。
数字化
在家欣赏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数字化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新趋势。市文化馆、市美术馆于2012年10月启动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的建设工作,该平台于2013年7月完成了设计、制作、资料收集、信息录入和网络管理等工作。现在市民只要登录www.xmwhg.com.cn,就可以尝鲜“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带来的全新感受。此外,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库2012年已经投入使用。
“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将阵地、环境、活动、展览、演出、培训、教学等各项服务内容移植到互联网,市民轻点鼠标,就可以了解市文化馆、市美术馆的一切动态,实时知晓各类讲座、培训、演出、活动等内容,更可以在家观看市美术馆数字艺术展,欣赏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享受“市文化馆免费培训网络报名”“远程教育”等服务。这些,为市民提供了新的文化生活方式。
新平台
网站微博微信三管齐下扩影响
近年来,市文化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断探索新的宣传途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群众文化活动宣传。2011年8月29日,开通新浪微博(微博名称:厦门文化馆_厦门美术馆),备受市民及兄弟单位的关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各类展览、培训、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消息实时发布在微博上,与粉丝交流,形成互动,并发布活动预告,提供活动咨询,吸引更多人关注,让这些活动与市民更贴近。
继开通新浪微博后,市文化馆又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xmwhgxmmsg)。同时,网站更新升级。借助这些新媒体平台宣传,有效拓宽社会公众了解、参与文化活动的途径,形成了市文化馆(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网站、微博、微信三管齐下的宣传方式,丰富并活跃了宣传手段。充分利用网络搭建了一个即时性强、信息量大的沟通平台,加强了兄弟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扩大了亲和力和社会影响力。
【数字】
市文化馆2011年以来
免费开放工作情况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以来,市文化馆在市文广新局的领导下,举办形式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开设少儿舞蹈、少儿美术、中老年民间舞蹈、电钢琴、吉他、国标舞等各类艺术免费培训班62项、121个,受惠群众约11.5万人次。
■举办中国(厦门)漆画展、厦门全国工笔画双年(邀请)展、百名最具影响力中国画名家展、西藏唐卡展、李自健油画新世纪巡展、首届大漆作漆画联展、厦门与爱沙尼亚摄影作品展等公益性展览108个,受益群众约78万人次。
■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温馨厦门”广场文艺演出、少儿趣味融合同乐会、少儿故事大王比赛、文化下乡、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军营等公益性文艺演出和赛事134场次,参与群众约34万人次。
■文化馆培训教室等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2011年以来共128家企事业单位、团队、个人免费使用,受益者达2万人次。
■文化馆每周一至周五晚在文化艺术中心西广场举办“百姓健康舞”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2011年至今已举办550余场,参加群众累计17万人次。(厦门晚报 记者 龚小莞 通讯员 吴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