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海沧湖,被称作“海沧筼筜”。就在两年前,市民还管它叫“臭湖”。
昨日,在2015年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活动中,导报记者看到,这里波光粼粼,水流潺潺,白鹭纷飞,闻不到一丝臭味。短短两年时间,“臭湖”就完成了华丽转身。
昔日:温度一升高,湖水就发臭
海沧湖不仅承担海沧新城的调蓄排洪作用,而且是海沧新城的景观核心。
但是,翻开过去的报纸,它曾经的容颜是丑的。就在两年前,导报还曾报道,因为气温回升,海沧湖发臭。“那时候,一到春夏季节交替,气温回升,海沧湖就会滋生藻类,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昨日,相关人士告诉导报记者,“三五天就臭一回”。
海沧湖的“病变”,跟厦门多数的内湖一样,都经历了一个特殊的时段。
海沧新城建设初期,由于对排水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未能对石塘村、钟山村、渐美村等村庄实施雨污分流,部分村庄污水通过污水管、渠混入海沧湖内,导致水质进一步恶化。
如今:截污、赶渔船,水质变好了
昨天,导报记者看到的海沧湖,却已变了模样。湖上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下畅游,不时,冒出湖面吐个泡。
湖面上,一艘垃圾清理船,正在打捞湖面的垃圾;而湖中几个人造“岛屿”上,白鹭纷飞,不时在湖面嬉戏。湖边,闻不到一丝丝的臭味。
海沧湖的巨变是怎样做到的?相关人士介绍,海沧湖华丽转身的第一步是“换水”,过去,是3天换一次水,现在利用潮汐,每隔1天半就让湖水更新一次。水体循环快了,就不利于藻类等生物的繁殖。
第二步是截污,2013年对海沧湖5个雨水排入口实施截污改造工程,控制了点源污水入湖,减少生活污水对海沧湖的污染。
第三步修复生态,在海沧湖周边种植了大量的红树林,同时增设浮筏,吸引鸟类,净化水体,恢复生态环境。
上个月,海沧相关部门还清退了海沧湖上的近200艘渔船,“这些渔船长期在湖内打捞,不利于水体净化”。
在海沧人的细心呵护下,眼下,昔日的“臭湖”变成了一个景观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