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才网
招聘职位
现场招聘
校园招聘
人事档案服务
在线客服
切换到用人单位
登录/注册
厦门:志愿服务同行 共筑文明家园
发布时间:2016-12-05
12月3日,爱心志愿者在“公益早教进社区”活动中和家长孩子们互动。(记者 郑晓东 摄)
“莫兰蒂”台风过境后,志愿者扶正树木。
(资料图片)
志愿者引导小朋友进行垃圾分类。(资料图片)
志愿者进行文明宣导活动。(资料图/记者 王协云
摄)
红十字志愿者教授专业救护知识。(资料图/记者 郑晓东
摄)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9月的那场风灾,对厦门人来说记忆犹新,然而,留在厦门人记忆里最深刻的,不是灾后城市的满目疮痍,而是那一刻全城人人争当志愿者、同心合力重建家园的动人情景。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厦门的志愿服务能在大灾面前迸发如此力量,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平日里的深入发展和工作积累,带来了厚积薄发。近年来,厦门以“生活化融入”为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注重将志愿服务理念和活动融入思想、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使得志愿服务成为全市人民的文明共识。眼下,厦门进入“金砖时间”,志愿服务聚人心,在明年9月,一个更加美丽文明的厦门将绽放在全世界面前。
大灾面前彰显文明
志愿服务凝聚合力
“大灾大难之后尽是大爱大美,不论有没有穿着红马甲,全城都是志愿者,都是一家人。”这句来自网友的留言,再现了“莫兰蒂”台风过境后的厦门,志愿服务力量全城流淌的温暖场景。那几天,厦门街头巷尾每一处清理垃圾、扶正树木的现场,处处都有忙碌的志愿者身影。
党员黄海波第一时间招呼邻居一起清理小区道路,他顾不得手心已磨出水泡,转头又和单位里的党员职工一起走上街头搬运断枝;私企老板王丁煌连夜号召公司内的所有员工投入灾后重建的行列,调动公司土方车60多部,连续十几日在龙山桥、东浦路等地清障。居住在厦的台胞、外籍人士也都纷纷加入。美国人凯瑟琳看见许多“红马甲”正在重建家园,顾不上家里被水淹了也来帮忙,她告诉自己的外国朋友们:“要加入救灾行动,找红马甲就对了。”住在湖里区兴隆社区的台胞们主动找到居委会,要求加入灾后救援志愿服务活动。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5万多名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职工,融入就近社区或以结对包干的形式,分赴152个社区,参与清理垃圾和搬运树木等,争当志愿服务的带头人;全市近50万名注册志愿者、3000多支志愿服务队汇聚成鹭岛“志愿红”,带动百万居民加入灾后重建行列。这一个个感人故事、暖心镜头,既是厦门多年来志愿服务工作结下的硕果,也是志愿服务活动愈加深入人心、蓬勃发展的最好证明。
日常生活无声浸润
志愿精神深入人心
大灾面前,志愿服务理念之所以成为厦门人民的思想共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浸润和感染。我市注重综合运用实践养成、教育引导、品牌带动、舆论宣传等方式,加强志愿服务的生活化融入,形成弘扬志愿精神的生活场景和社会氛围,使学雷锋志愿服务成为市民的生活习惯。
通过示范引领、榜样带动,学雷锋志愿精神在厦门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存在,典型并不遥远,典型就在我们身边。年逾花甲的蓝永生自2012年起坚持到轮渡码头做城市义工,受过他帮助的全国各地旅客千千万万;住在无物业管理的镇海社区的普通居民陈礼鹏,长年义务管理着楼里的二次供水系统,他帮社区居民修水电,对于孤寡户、困难户、残疾人,不仅无偿服务,甚至贴钱提供配件材料。
今年3月,市委文明办联合本报开展“我的志愿服务故事”征文活动,许多市民纷纷来稿。市民许志仁说:“我深深地爱着厦门,总想找机会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2012年,我在报纸上看到‘感恩生活,爱心思明——城市义工志愿行动’活动,没有丝毫犹豫就报名参加了。现在不光是我,我的爱人、孩子都是城市义工,周末做义工已成为我们一家的生活方式。”身边人的身边事,让广大市民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的认同,见贤思齐,响应感召。
一方面,我市注重培育品牌队伍,让更多有爱心的市民找得到奉献力量的组织。今年,成立以青年志愿者为参与主体的厦门市“美丽心灵”志愿服务队,同时,品牌志愿服务队又添10名“新成员”,达到32支。另一方面,我市注重打造品牌项目,把开展效果好的志愿服务活动及时用项目化的方法固定下来,做大做强社会影响,先后诞生了“文明小袋鼠·垃圾不落地”、“青年志愿者与春运同行”等获中央、省级奖项的项目。
阵地平台不断升级
志愿活动就在身边
社区,是志愿服务的发展沃土。厦门把社区作为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场所,梳理发布6大类33项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参考名录,使房前屋后、文化广场等各个角落都成为志愿活动阵地。随着社区书院的诞生,我市又创新拓展了一个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新平台。
全市现有1个社区书院总部和69个试点书院,由社区志愿者共同参与建设、管理,培育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文化。在金安社区,英语专业毕业的孙秀明主动请缨担任社区书院英语角的老师,居民邹世恒、周锡声志愿教居民舞蹈、唱歌,退休法官吴秀丹向居民讲解法律知识……在志愿者的协助下,金安社区书院管理得井井有条,14支志愿者队伍服务于社区书院的授课、管理等,更推动社区书院新培育了爱心手工志愿服务队、亲子志愿服务队等4支志愿者队伍。
通过社区书院进行整合,社区志愿服务实现由零星分散向有组织、常态化转变,各类专业人才、社会资源入驻社区书院,开展医疗卫生、安全避险等志愿培训、互动活动等,让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志愿服务。同时,厦门市社区书院资源库中还建立起了志愿服务培训师资库,定期按需配送课程,帮助志愿者提升服务能力与水平。
除了社区,今年以来,全市志愿服务阵地也在不断升级。在原有公园广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设立志愿服务点的基础上,我市将志愿服务点逐步升级为志愿服务驿站,今年重点建设6个福建省志愿服务驿站示范点,以驿站为固定阵地,持续开展志愿活动,发挥驿站孵化集结作用,辐射周边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学校等参与。
创新融合“互联网+”
志愿信息便捷互通
志愿服务搭上互联网快车,为厦门市民的广泛参与搭建了便利平台。今年我市开通运行了“志愿厦门”网站,建立起与全国互联互通的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在这个网站上,志愿者可以在线实名注册、认定时长,志愿服务队伍可以发布项目、招募成员,全市1910个志愿团队、1793个志愿项目均在网站上统一公布展示,最大限度实现了志愿服务供需对接的便捷高效。
网站上,最为特别的当属一张“志愿地图”,标志性的志愿服务红手掌遍布鹭岛,牵成一张爱心巨网。全市1793个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在地图上一目了然,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地点、服务类别、联系方式等,还可分类搜索,使市民可以就近就便寻找自己可参与的志愿活动。最为暖心的是“善行小故事”专栏,每天推出一个身边好故事,分享平凡人那不平凡的志愿服务经历,传播快乐和收获,把志愿精神渗透到市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之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
就在上个月,“志愿厦门”信息管理系统正式接入了“i厦门”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实现网站跳转功能,依托平台资源,倡导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生活的理念,拓宽市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我市还正在探索建立“志愿厦门”微信平台,进一步强化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未来将可通过手机端发布需求信息、开放报名参与、认证服务时长,运用定位功能,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的有效无缝对接。
2016年厦门志愿服务大事记
2月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召开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公布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我市收获“满堂红”,陈素珍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我是小袋鼠·垃圾不落地”获评最美志愿服务项目,海沧两岸义工联盟获评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金安社区获评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3月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全面启动、部署我市创建“学雷锋志愿之城”工作,市委书记、市长带头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党员干部广泛参与争当表率。在此前召开的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上,我市被确立为全国首批创建“学雷锋志愿之城”的8个试点市之一。
4月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到我市开展“学雷锋志愿之城”试点工作专题调研,充分肯定点赞我市志愿服务工作“有高度、有深度、有热度”。
5月
中央文明办一局到我市开展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专题调研,高度评价我市志愿服务工作典型、做法创新、理念先进,“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6月
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北京召开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厦门市委文明办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重点介绍社区书院志愿服务新模式。
8月
启动厦门首届社区志愿服务节,为志愿服务组织进社区奉献社会、展示形象搭建平台。
9月
超强台风“莫兰蒂”正面袭击厦门,《重建家园·你我同行》倡议书和3号动员令迅速得到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各志愿服务组织和全体市民的积极响应,全城人人争当志愿者。
9月
中央文明办在江苏南京举办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培训班,厦门市委文明办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重点介绍生活化融入情况。
10月
组织开展全市区域志愿服务联盟现场交流活动,建立横向联动机制。
11月
《当好“金砖”东道主
文明提升我先行》倡议书发布,各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礼仪的先行者、热心奉献的志愿者、美化家园的建设者。
【链接】
加入身边志愿联盟喜迎金砖会晤
当前,厦门正积极投入到做好金砖会晤的筹备工作中,作为热爱厦门的一分子,广大市民可通过志愿服务活动,为扮靓厦门出力。市委文明办日前联合本报发出了《当好“金砖”东道主
文明提升我先行》倡议书,鼓励市民争做热心奉献的志愿者,主动参与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环境、公共服务、公共道德等城市志愿服务行动。
想参与志愿服务,您的身边就有许多好组织、好队伍。目前,厦门市六区分别成立了区域志愿联盟,整合各区志愿服务团队和项目,发挥强大合力。不论您想参与活动奉献爱心,还是想接受培训提升能力,都可以找到身边的“娘家组织”,一起助力金砖会晤顺利举办。
●“志愿厦门”网站
该网站为我市统一的志愿服务信息发布、对接平台。目前网站收录了我市1910个志愿团队、1793个志愿项目,志愿者可以在线实名注册、认定时长,志愿服务队伍可以发布项目、招募成员。
网站地址:http://xm.fjvs.org/
●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
该协会现有在册义工6000名,组建了10支专业服务队,设立30多个待岗志愿服务点及6个固定志愿服务点。每周六固定开展一期不同主题的“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并打造了“身边好邻居”、“善心善行365”、“法庭义工”等多个品牌项目。
联系电话:0592-2660190
●湖里区久久爱心志愿服务
联盟
该联盟前身为成立于2009年的久久爱心志愿服务队,目前已发展成拥有上百志愿者,上百家服务门店的专业志愿服务组织。服务项目包括爱心理发、健康义诊、晚霞瑜伽、爱心素食、拍摄婚纱、小家电维修、心理咨询、手工花制作、松鹤跆拳道等。
联系电话:0592-5257726
●集美·诚毅志愿者联盟
由集美区高校大学生志愿团体、文明单位、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爱心团体组成,整合了10支队伍。特色开展“学村飘歌与嘉庚景区服务站建设”、“水域水质在线监测”、“村居助老志愿服务”等项目。
联系电话:0592-6280889
●海沧两岸义工联盟
该联盟现有来自海峡两岸的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台企、志愿服务队等24家成员单位共4.1万多人,立足社区、旅游景点、人口密集广场和公园,平均每周至少组织开展两场志愿服务活动,成员单位各自发挥特色,涌现出了“两岸爱心”、“文明小袋鼠”、“悦读福袋”、“爱心圆梦”、“扶瑶助梦”等10多个特色项目。
联系电话:0592-6882762
●同安“920·就爱您”志愿
服务联盟
以“就爱您,我的同安我的城”为联盟口号,通过联盟平台发布志愿服务特色项目,目前已有43家志愿服务组织加入到联盟中。联盟在同安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公园、广场、街头等地设立志愿服务驿站,由联盟成员单位轮值管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联系电话:0592-7125911
●翔安“92580”志愿者联盟
现有志愿服务队37支,在翔安区112个村(居)中依托村居志愿服务站,或附近商家店铺设立“92580民生驿站”52个,针对不同人群需求开展“就业我帮你”、“老弱我帮你”、“幸福我帮你”、“应急我帮你”、“文明我帮你”、“环卫我帮你”等志愿服务项目。
联系电话:0592-7078580
(来源:厦门日报)
相关推荐
市人才服务中心走访慰问共建部队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 组织党员走进松毛岭探访长征第一村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党员夜校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知识竞赛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 “七一·爱心结对”走访慰问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留厦来·更精彩”2023厦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直播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厦门人才市场举办国资国企专场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8-08
“稳就业 促发展”厦门大学专场招聘护航求职路
发布时间:202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