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才网
招聘职位
现场招聘
校园招聘
人事档案服务
      在线客服
切换到用人单位
登录/注册
劳动维权典型案例发布:企业因处罚员工太狠倒赔24万
发布时间:2015-05-04

  厦门网讯 据海峡导报报道 五一劳动节前夕,湖里区法院首次召开“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劳动者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这些案例中,有劳动者遭降薪起诉获赔偿的,有人事高管没签劳动合同还找单位索赔的,也有企业因规章制度侵犯劳动者权益败诉的,还有女职工哺乳期内被开除起诉维权的,其中一个企业对员工处罚太狠,最终被判赔了24万。

  案例1:单位罚太狠 倒赔24万

  遭遇“太狠处罚”的李先生是湖里区一家安保公司的主管,三年前,他和公司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但是,合同还没到期,安保公司就通知李先生,以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并造成恶劣影响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为此,李先生以安保公司违法解除其劳动合同为由,起诉到法院。

  经审理,湖里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安保公司败诉,要求公司支付给李先生赔偿金276624元。

  一审宣判后,安保公司不服,又提出上诉。近日,在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持下,李先生与安保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安保公司同意向李先生支付240000元。

  法官点评

  处罚太重,单位要赔

  法官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因劳动者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的,必须达到“严重”的程度。而本案中,安保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是李先生存在“妨碍其他员工工作,给公司财产或员工造成损失或伤害的行为”以及“消极怠工”。

  按照该公司《奖励和处罚制度》规定,以上两种行为适用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警告、留职察看和解除劳动关系,其中,解除劳动合同适用于情节严重或表现连续不佳的。

  法官认为,对劳动规章的理解发生歧义或适用界限不明时,应作有利于劳动者的解释。因此,公司主张适用最严厉的处罚即解除劳动关系,合理性依据不足。

  案例2:厂长变杂工 上庭告工厂

  未经协商,就调整岗位,还降低薪酬,为此,用人单位被判赔偿。昨天,湖里法院发布了这起劳动维权典型案例。

  老吴是一家塑胶厂的老员工,他已经为企业工作了十多年。两年前,双方再次签订一份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老吴的工作地点在湖里区殿前长岸路,任部门经理一职(即厂长)。

  但是,签订合同四个月后,塑胶厂未经任何协商,就直接发了一份通知,将老吴从岛内调至岛外集美区,工作岗位也由厂长调整为做手工活的打杂工,工资待遇明显减少。老吴为此起诉,主张解除与塑胶厂的劳动关系,并要求其支付赔偿金。

  最终,湖里区法院判决解除双方的劳动关系,并要求塑胶厂应支付老吴经济补偿金83625.6元,并补发老吴一个月工资。

  法官点评

  单方降薪,违反劳动合同

  法官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塑胶厂未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没有为老吴提供劳动条件且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老吴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塑胶厂依法应向老吴支付经济补偿,支付拖欠工资。

  案例3:没有签合同 照样要赔偿

  即使是分管公司人事工作的副总经理没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仍要支付双倍工资。

  张先生于四年前入职公司,任副总经理,分管公司人事工作,月工资为10000元。他任职期间,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

  前年年底,因公司场地租期届满,公司位于湖里区的旧办公场所关闭。随后,张总申请仲裁,主张旧办公场所关闭后,公司未通知他到新的办公场所工作。因此,他以公司未提供劳动条件为由,要求解除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并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后来,公司不服仲裁,又提起诉讼。最终,湖里区法院判决要求公司支付给张总经济补偿金15000元,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110000元。

  法官点评

  人事高管 也是劳动者

  法官说,行政人事高管具有用人单位管理者和劳动者双重身份。一方面,作为管理者,行政人事高管相较于普通劳动者,权利保障更加具有优势;另一方面,作为劳动者,行政人事高管仍受制于用人单位,需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而且,在入职用人单位之前,行政人事高管亦为普通的劳动者,在双方建立劳动关系时,其对用人单位相应职权的管理资源掌握并不充分。因此,用人单位负有派员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定义务,以保障其作为劳动者的权益。所以,公司应当向张总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案例4:“妈妈”被开除 企业被判赔钱

  陈女士是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前年7月,她经医生诊断为“耻骨联合分离”需休产前假,几天后她通过电子邮件向该公司提交产前假及产假申请表(共计129天)。

  但公司认为,陈女士所请假期已严重超出公司《员工手册》列明所给予女职工的产假界限,而且她在未经公司领导批准情况下自行休假,为此公司于当年年底解除与陈女士的劳动合同。随后,陈女士申请劳动仲裁获胜,但公司不服仲裁结果,又起诉至法院。

  经审理,湖里区法院最终判公司败诉,要求公司支付陈女士赔偿金12000元,并补发产前假期间工资7355.24元。

  法官点评

  “三期”女职工 应特殊保护

  法官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文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参照该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虽然,该条款并非对解除与“三期”女职工劳动关系的绝对限制,但是,可以看出对“三期”女职工应予特殊保护。因此,本案当中用人单位以陈女士的工作态度为由辞退陈女士,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法院的判决依法保护了女职工的孕期权益。

  相关新闻

  劳动争议案件呈现三大特点

  昨日,导报记者从湖里区法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最近三年时间,该院一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000多件。从总体上看,这些劳动争议案件主要呈现三大特点。

  第一,案件数量基本呈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一些企业经营不善,劳资双方矛盾凸显,使得此类案件数量上升。

  第二,案件类型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这与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的诉讼请求呈现多样、复合的特征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确认劳动关系、追索劳动报酬、追索经济补偿金、支付加班工资等。另外,工伤保险待遇、劳务派遣、竞业禁止等新类型案件和复杂疑难案件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第三,群体性劳动纠纷占有一定比重。最近三年,湖里法院办理10人以上群体性劳动纠纷近52起。

相关推荐
市人才服务中心走访慰问共建部队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 组织党员走进松毛岭探访长征第一村
发布时间:2023-09-04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党员夜校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直属党委举办“学习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知识竞赛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开展 “七一·爱心结对”走访慰问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市人才服务中心举办“留厦来·更精彩”2023厦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直播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厦门人才市场举办国资国企专场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3-08-08
“稳就业 促发展”厦门大学专场招聘护航求职路
发布时间:2023-08-08
关于我们
人才中心
服务项目
招聘职位
现场招聘/校园招聘
人事档案服务
使用与帮助
下载中心
信息管理规定
隐私条款/免责声明
服务问答
用户使用说明书
联系方式
服务电话:0592-5396657
监督电话:0592-5396662
人事档案服务电话:12333
webmaster@xmrc.com.cn
意见反馈/投诉建议

微信公众号
人才网触屏版
人才网App
抖音直播带岗
Copyright © 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事业单位)          闽ICP备05025868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0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