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厦门日报讯(记者 郭瑜芬 郭筱淳)有人说,志愿者是一张最美的城市名片。昨天是第28个国际志愿者日,湖里区在五缘湾乐都汇广场举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学习雷锋志愿者服务观摩会暨表彰会,11名志愿者被评为2013年度的优秀志愿者。上百名志愿者还在现场“摆摊”为居民提供各种志愿服务。
将心比心
近4万名志愿者温暖湖里
赖国斌就是2013年湖里区优秀志愿者中的一员。
“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村子经常遭水灾,洪水一来家里的房子都被冲垮了。在困难的时候,我收到许多不知名的好心人捐来的东西。”来自龙岩的赖国斌到现在都记得那种被人帮助的温暖。因为这样的经历,赖国斌主动报名成为湖里区的一个志愿者。
只要有空,他就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比如义务献血,给希望小学的孩子送爱心。赖国斌说:“志愿服务就是将心比心,我曾经从别人身上得到过温暖,现在我希望自己也能带给别人温暖。”
赖国斌的故事是湖里区成千上万名志愿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湖里区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成为美丽城区、文明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早在2008年,湖里区就率全市之先成立了区级志愿者联合会,之后又在50个社区分别成立了社区志愿者服务工作站,几年来,湖里区从搭建平台、规范队伍、对接形式常态化等6个方面入手,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体系。
目前,湖里区除了志愿消防队外,已经组建了青年、社区、科技、五老、红十字等15支较为专业的志愿者队伍,注册人数近4万,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5%。“不断发展的志愿服务队伍为美丽厦门、美丽湖里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湖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少銮表示,湖里区志愿者队伍们紧密围绕区中心工作和社会需求,紧扣“中国梦”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这两大主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展现了湖里志愿者热情、文明、奉献的良好形象,更成为了志愿服务行动的倡导者、推动者和探索者。
文化传承
古今多样文化碰撞交流
免费量血压、宣传法律知识、为老人理发……昨天,表彰大会结束后,志愿者们开始忙碌了起来。而在这些服务队伍中,来自禾盛社区的台胞以及外籍志愿者服务队最为引人注目。
黄女士来自台湾,在做志愿者服务之前,是个商人。在去年的11月,她将自己手下的生意转出去,专心做起了“职业”志愿者。今年的3月,她来到厦门当志愿者,在禾盛社区参加国学亲子班的组建。黄女士所带来的第一节课就是向孩子们传授“百孝篇”。在此之后,黄女士还会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研习《论语》、《孟子》等传统经典,“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块宝,我们这一代人有责任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如果说黄女士致力于成为一名传统文化的播种者,那么来自孟加拉国的Arefreen则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者。Arefreen是厦门大学医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到禾盛社区的英语角与大家谈话交流,吸引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往。“在那里,我可以教大家一些实用的会话技巧,我也可以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文化,还可以向人们介绍我的国家。”Arefreen在来到中国之前,他已经当了多年志愿者。“在孟加拉,我就做义工,帮助那些困难的人。我感到很快乐,我很高兴我能帮助别人。”